金年会地上是植被花卉错落有致的体育公园,羽毛球场、足球场一应俱全,地下却是国内单体处理规模最大的地埋式生活垃圾压缩转运中心,对标世界一流垃圾处理能力金年会,日处理生活垃圾2000吨、日处理污水(含渗沥液)350吨。这个坐落于三环路边上的武侯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中心,构建起生活垃圾“前端分类、中端收运、末端处置”的全周期运行管理体系,中心如何运转?生活垃圾如何处置?今日,记者来到这里一探究竟。
武侯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中心位于三环路内侧,地下入口被一片郁郁葱葱的坡地公园覆盖。在这样的区域安置垃圾转运中心并不容易,除了土地资源紧张外,还要考虑周边居民的接受度。“垃圾转运、压缩过程中,如果处理不当容易产生臭味。”项目运营方武侯资本集团智创环保公司负责人贺勇说,将目光转入地下时,问题迎刃而解,“从垃圾进站,到倾倒垃圾,再到垃圾变为压缩饼干被运走,所有流程都在地下完成。”
记者了解到,武侯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中心在全国首创全地埋建筑形式,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一座日处理垃圾量2000吨的全地埋式垃圾压缩中转站、日处理污水量300吨的污水处理中心、污水和固体污染物检测室,数字化、数字化环卫作业、数字化综合调度等大数据指挥调度中心,包含了智慧管理、污水处理、臭气处理、大件垃圾处理、垃圾压缩五大功能系统。
工作人员曾芮通过立体沙盘向记者全景式展现项目运行的奥秘:地下负一层为卸料大厅,共有5个卸料位、10个处置岗、1个破碎设备位,可满足10辆车卸料。
压缩转运大厅则位于地下负二层,共有压缩设备4套、大件破碎设备1套、可停放转运车39辆、集装箱50个、洗箱位3个。
垃圾“入地”后会进行哪些无害化处理,臭气和污水都怎么解决?记者先后走进中央控制室金年会、负一楼卸料口、污水(渗滤液)处理设备间、负二楼压缩泊位,了解生活垃圾进出站的实时监控、全流程的装卸、转运、消杀以及污水除臭排放的全过程。
垃圾收集车进站后在地下将垃圾倒在压箱内,经专业设备压缩滤液,同时进行污水、除臭处理,污水经反硝化、膜过滤后排入地下污水管网,臭气经酸洗、碱洗等成套设备处理达标后排放至大气,垃圾压缩成块后由配套转运车辆封闭运送至填埋场或发电厂。整个过程采用全数字化网络监控和可视监控金年会,全部在地下操作,噪音、异味均被处理,站内外始终保持干净整洁。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垃圾车载重大的特点,武侯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中心在建设中创新运用建桥的预应力梁技术,这个技术相当于在结构梁的内部,加上适当数量的钢绞线,以此来提高结构梁的承受能力。
采用全地埋建筑形式,让垃圾处理从“地上”转为“地下”金年会,不仅减少了垃圾中转作业时对周围环境的二次污染,还为周边区域留下地面开敞空间。在地面上,坡地公园内芳草萋萋,生态草坪上矗立着几座办公楼,四周花团锦簇。地埋式建筑形式与地面公园形态金年会,在营造良好生态环境的同时,有效盘活周边土地价值,释放区域经济潜能。
目前,与武侯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中心相邻的双华数字健康产业园已顺利启动,园区主要布局数字健康与医疗信创转化中心、双华医疗信创算力中心、武侯区基层数字健康整合平台、中国产权协会医疗健康数字产权创新中心四大核心板块。其中双华医疗信创算力中心正是华西、华为两大链主携手,基于国产化技术打造的数字信创底座。依托自身资源禀赋和华西、华为的生态聚集效应,圆心科技集团、华西公用、一脉阳光、北交金科等数十家企业、单位已正式签约入驻双华数字健康产业园。
坡地公园内配备了羽毛球场、乒乓球场和足球场等运动设施,为周边居民和双华数字健康产业园的职工提供了一个健身休闲的好去处,实现了生产、生活、生态三个空间的有机融合。武侯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中心是成都深入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典型案例,近年来,成都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践行公园城市新发展理念,坚定走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